4月18日下午,宣州区小学数学教研团队一行人风尘仆仆奔赴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城,为即将浸润于大美苏州的一场小学数学教学观摩思辨的“智慧风暴”而激动昂扬。 19日—21日上午来自大江南北的小数界“大国工匠”们上演了一幕幕精粹绝伦的“积极生长好课堂”。我有幸与天南海北的深赋“小数”情怀的教育工作者们齐聚一堂,共享盛典。
来自福建省的著名特级教师罗明亮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《图形的认识》说理课。他以七个四边形分类为切入点,引发学生思考,从学生的疑问点出发,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实现学习进阶,让学生用自己的观点讲道理。身处轻松的课堂氛围,学生敢于积极评说,敢于挑战,敢于再思辨。不仅强化了对四边形一般性与特殊性的认识,而且真正实现了思维的发展。课中,罗老师搭建了一个个精准追问的平台,让孩子们在合作合作再合作中经历交流、讨论、思辨的过程,汇聚主观。正如罗老师所说:“核心素养不是教出来的,是孩子们自己创造所得。”整堂课,罗老师适时引领,以学生观察后“你有什么困惑?”开问,“该怎么分?”“为什么这样分?”“如果请所有四边形来这里开会长方形要不要去?”…寥寥几问横贯课堂,完美收官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说理课。
来自北京的著名特级教师牛献礼老师的《认识面积》,从空间思维出发,不论是平面还是曲面的初步感知,还是由线到面的纬度转化以及标准“1”的提出,有效将长度与面积测量方法有机结合与贯通,学生深入认识了量度的意义和价值。老师通过寻找生活中的面,引出数学中的平面与曲面,提问“两个长方形谁的面积大?”,让学生小组内分工比较图形的面积,动手操作,得出结论,对比测量长度和测量面积的方法,寻找相同点,逐步积累操作的经验,形成量感和初步的几何直观。牛老师还提出图形的面积教学要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,直观感知面积的概念,经历选择面积单位进行测量的过程,理解面积的意义。教师教学需要让面积具有“数”的基本属性,进行学情分析,让学生知道“面”在哪里,感知面的大小就是面积;能够选择不同的方法直接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;想到用小面作为度量单位去度量大面的面积,设计指向目标的学习任务。如牛老师所概括的:以小测大,用小标准测出大智慧。真可谓一堂“行为动感”的精彩课。
来自上海的著名特级教师顾亚龙老师的《时间在哪里》一课如同一首温馨而又催人奋进的诗歌。顾老师诵吟诗句步入课堂。“时间在哪里?”“就在孩子们的追逐嬉戏里。”…以诗一般的发问引领课堂,“时间是什么?”“时间有没有尽头?”…一个个抽象又深奥的问题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回答似乎遥不可及。顾老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索从简单到复杂,从低级到高级的计时工具的发展史,日晷、沙漏、摆钟、手表、原子钟,时间是什么?时间是从一个时刻到下一个时刻之间的间隔,古今的计时工具都是通过连续均匀的运动让时间看得见,在匆匆上学路上、上下课铃声中、美梦中时间无处不在。顾老师还提出数学教学要体现“大概念、大情境、大主题、大任务、大问题”,课程设计体现结构化的特征,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,探索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,帮助学生建立能体现数学学科本质,对未来学习有支撑意义的数学知识体系,结构化体现在内容、方法、内在逻辑、学科本质、课堂结构、板书形式、思维的结构性上,基于一致性与大概念,以有结构的教促进有结构、有目标、有关联地学。数学、历史、语文数科整合,课堂大放异彩。
为期两天半观摩学习的课堂精彩纷呈,亲历台上台下“小数人”对“小数”的那份挚爱令人敬佩,大师们“时时处处有数学”的研究精神似一盏盏明灯,照亮我们前行的“小数”路。至于“小数”的诗和远方我想说:小数情愫几重重,厉行志远指苍穹。(文/图:余珠红 二审:杨玲 终审:杨海云)
|